• 1
  • 2
辛子文苑
辛子文采
书画摄影
 
  
辛子文采 首页 > 辛子文苑 > 辛子文采
家,是无论走多远都想回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7-01-11    信息来源:辛子精工

  家是什么?莫尔说,家是他走遍天涯都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回到家他就找到了;康德说,家是社会的缩影,因为在家里,他可以学到关于社会上的知识;罗伯特说,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是向游子敞开大门的地方;华盛顿说,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周国平说,家是温暖的港湾。而我想说——
  小学时,家是父母的一声呼唤,那时的我似乎比如今的孩子更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面前露面,而是与邻居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的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呼唤:“赶快回家吃饭啦”。这样的声音,伴随着我的童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今回想起来,仍感觉那声音环绕在我的耳旁。
  初中时,家是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导,那时的我似乎比如今的孩子更调皮。觉得抽烟的人特别酷,自己也学会瞒着父母,出去与其他同学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偷着学抽烟。电脑也刚兴起,带着好奇与贪玩,与同学走十多分钟的路程,去网吧里玩着游戏,直到父母气愤地冲到网吧,强拉着我回家,嘴里还不停地说道:“作业都可以不写,游戏必须玩是不是”,如果惹老爸生气了,还会伴随着一顿揍,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老爸的巴掌是那么的铿锵有力。
  高中时,家是父母的一句关心和问候,那时的我似乎没有如今孩子那么懂事。到隔壁镇上去上学,过上了两周才能回家两天的高中生活,洗衣服、购买生活用品、管理零花钱、学习等都要自理,而当时的气象台也没有现在这么超前,去学校时还是艳阳高照,过两天可能阴雨连绵,衣服总是带不够。给父母打电话,他们也总是那几句固定的问话,衣服穿那么少冷不?被子薄不?钱够不够花?而我的回答永远都是那几句敷衍的话。
  工作了,家是电话那头的叮嘱和我离开时家人站在门口十分钟的目送,如今的我,似乎没有在老家工作的朋友那么顾家。每周都会像开例会似的给父母打电话,电话内容也同样像例行审问似的,谈女朋友没?你那边天气怎么样?穿厚点,别感冒,一个人在外地,照顾好自己,同事之间好好相处,别跟同事闹别扭等等,而我也变得“聪明”了,不仅仅像高中时使用敷衍的方式回答父母的问题,也学会举例子给父母传递信息,让他们放心,我在外面过得很好。听着家里朋友说去订蛋糕给老爸过生日,什么时间给老妈去买了件衣服等等,而我只能通过电话说些问候,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还记得每年过完春节,自己离开家出来上班,从家门口走到马路边的那条需要走十分钟才能到的路,忽然变得那么短,短到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走到了,短到可以让我80岁的爷爷挺着略有些驼的背,站在家门口一直目送着我远去。
  在家里,我们不用掩饰,不用伪装,不用担心,可以像个孩子一样缠着母亲做各种好吃的,也可以像个大人一样跟父亲聊聊工作中的事。
  春节临近,又是无数游子回家的时刻。我的家,是无论走多远都想要回的地方。

(美普兰 张玉祥)

 
[返回列表]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浙ICP备05070781号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1-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