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辛子文苑
辛子文采
书画摄影
 
  
辛子文采 首页 > 辛子文苑 > 辛子文采
少年时的夙愿 
发布时间:2016-07-01    信息来源:辛子精工

  自打搬入“美普兰”公寓,上下班的确方便了许多,不再担心刮风下雨、天黑路远的情况,最大的好处是锻炼身体的条件更优越了。楼下就是篮球场,晚上活动还有照明灯,美普兰活动室内有台球桌、乒乓球桌,室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每天吃罢晚饭,我和老伴就来到活动室,偌大的房间就我们俩,周围一片寂静,心中感到无比惬意。乒乒乓乓的击打声清脆悦耳,球鞋与地板摩擦出的吱吱声就如同小鸟在歌唱。一个小时的活动,已经浑身冒汗。每当坐下来休息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回想起上小学时打球的往事,让我大发感慨。
  60年代末,正直文革的高潮时期,文化娱乐活动极其匮乏,打乒乓球成为了老少皆宜的活动(娱乐)项目。人多台子少,为了能够抢到台子(水泥台面),中午放学后留下两位离家近的同学先占住台子,等吃过饭的同学来接班。人多时,大家排队上场,第一个球赢了,可以连续打7个球,第一个球输了就下台从新排队,这种规则当时被称为“挂钩”,球技差一些的同学一个中午也打不上几个球,急的嗷嗷叫,同学之间经常为此大打出手,偶尔还会遇到高年级的同学来抢台子,你若不让,他们会将砖块(摆在中间当球网)砸个稀巴烂,结局是谁也别玩。因此,那时想在校园里找块整状点的砖头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为了能够痛快地打球,我和一位要好的伙伴AA制,买了球、球网和一副带海绵胶粒的球拍(以前用的是光板),这可是当时的豪华装备。每天早晨6点就开打,那种兴奋劲儿就别提了,嘴角始终向上翘,捡球时心里都在偷偷地乐,再也不必为没台子、排不上队而烦恼。
  上初中时,偶尔也会参加一些比赛,在标准的木头台面上打球感觉就是好,弹性、平整度、颜色、视觉是凹凸不平的水泥台面没法媲美的。从那时起,我心里就想,啥时候能在标准木头台子上打球就好了,那多爽呀!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这个夙愿竟然在“辛子”实现了,而且,还是这么好的条件,没有任何干扰,可以尽情的发挥,快意十足。
  时光荏苒,从少年到白发只是转眼间的功夫。因此,我们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健康、快乐地生活,使积极向上的心态永远年轻。(丁继春

 

 
[返回列表]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浙ICP备05070781号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1-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