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新闻中心
辛子动态
媒体聚焦
市场故事
 
  
媒体聚焦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湖州日报》:老钳工延退坚守“机械门诊” 
发布时间:2015-12-23    信息来源:辛子精工

老钳工延退坚守“机械门诊”

2015年12月21日   B03:B03-民生新闻   稿件来源:湖州日报   记者:徐震

    再过一年,刘忠义就要退休了。2010年, 56岁的他在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领导的邀请下从山东来到了湖州开发区。今年年底,在公司领导的挽留下, 61岁的他又续留一年。作为公司年龄最大的员工,刘忠义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了对公司的忠诚,同事的诚义。“请外国专家来修太贵,能修好的咱们自己修。”这是经常挂在刘忠义嘴上的一句话。为了能修好机器,刘忠义没少下苦功。

    刘忠义的办公桌上有三本书,每本书都有一个故事。写满笔记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他年轻时一个大学生同事送他的,每次有机器问题刘忠义都向同事请教,后来这本书就留给了他。 2000多万字14本的《机械工程手册》,是他到北京出差买的,学习了30多年,现在每天还在看。一本薄薄的《新日汉词典》是最近买的。因为有些机器是从日本进口的,看不懂日文说明书的他就自学日文。“师父技能特别好,我们这帮小年轻有问题就问他,他不分远近亲疏,总要给你解释清楚。” 2011年就跟着刘忠义的钳工组长魏礼跃说。

    2014年12月,公司的一台高速镦锻机离合器发生故障, 4名设备科技术人员反复检查了8个小时,始终没能找出故障。这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急得焦头烂额的魏礼跃向师父求救。通过电话,刘忠义指导魏礼跃从进油阀、插装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检查,听着徒弟对问题的描述,老刘脑海中翻过一张张图纸。“问题在比例阀上!”不到一个小时,问题就被刘忠义锁定,机器故障顺利排除。第二天,刘忠义又赶来对机器重新检查了一遍,把旧的比例阀修好,这个进口比例阀要2万元。

    这个月,刘忠义的儿子从山东给他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回家养老。今年9月份,到了退休年龄的刘忠义将行李打包好了寄回家,临行前,公司领导杨甫东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再留一年。刘忠义答应了,不过他得为此多付出代价,每天要多上点班,这样每周可以和同事调班,回家看看一岁的孙子。“我就喜欢现在公司里的氛围,和年轻人在一起心情特别好。”刘忠义说。

    有一次,在和同事聊天时,设备科小陈抛出了个问题:“刘师傅,你走了以后,机器再出了难题怎么办?”刘忠义眼神都没犹豫下,口气中一股山东人的豪爽劲:“以后机器有问题,随时可以找我,我从山东赶过来都行!”


 
[返回列表]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浙ICP备05070781号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1-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