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乌镇不美。它应当如西塘一般,拥挤非常,空气中满是人的味道;也可能,叫唤遍地,空气中满是钱的味道。但,他提议去乌镇,我欣然应允,与乌镇无关,与风景无关。 进入西栅,我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么离谱。3月份的天,已如婴儿的脸,阴晴不定,气温无常。而那晚的风,轻轻的,暖暖的,直入人的心扉。这里的路很宽,停车场很大;这里的水很清,河灯也很美。这里散发着西塘所不能比及的味道,安静的河流,摇晃的船只和绚烂的烟花……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站一会儿,走一会儿,坐一会儿,心情便很好。我不愿意大声说话,甚至是大口喘气,生怕惊扰了这份美。 这里同样有很多工艺品店,我玩笑地说:“made in 义乌”,却忍不住踏入一家又一家的店。店主们在这一片古色古香中,知性地经营着他们的事业。他们,也只是在生活而已不是吗?耳边没有喧杂的叫卖声,也没有太过热情的推销,这不由让人好感倍增。我们踏入那家人满为患的店,有往墙上贴下自己的感受与心愿的,有在柜子前踌躇着买哪张明信片的,也有坐在店铺中央抓耳挠腮不知该写什么的。我们也做着同样的事情。寄明信片,贴明信片,一种情怀,一份念想,也许也是多年后弥足珍贵的一段回忆。 西栅太大,我们并没有逛完。然而,何需逛完呢?一如我们不带手机,不带相机,不带包包地进入景区。毫无负担地散步,用眼睛留下这一切,才能不负美景不负卿吧。 乌镇,那一片流光,美入心间。(初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