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自打《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播出后,作为主题曲,那气势磅礴的曲调以及杨洪基那醇厚的歌喉,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被人们所熟知。那么,这首词到底出自谁手、写于何时却少有人知。 在读《明朝那些事》时才了解到,这首慷慨悲壮的词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所写,那么,它怎么会出现在《三国演义》的卷首呢?我问过许多同事,大家的回答绝大多数是以下两种,一是“不清楚”,二是“可能是三国时期曹操写的吧”,只有个别人知道这首词出自明朝。 杨慎是明代四朝元老杨廷和之子,从小就聪明好学,无书不读,11岁既能作诗,24岁时,殿试第一,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在“大礼议”事件中,违背世宗(朱厚熜)意愿受廷杖,当场杖死16人,杨慎死里逃生,被谪戍(充军)云南,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最终死于云南。这首词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宽大胸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人世间的沉浮、是非成败终将被滔滔江水冲刷的无影无踪。 清朝初年,毛宗岗父子在评刻《三国演义》时,将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放在了首页。(石渔涧 丁继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