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对于50岁的耿生林和47岁的耿尕文来说,是一个骄傲而激动的日子,他们作为优秀员工耿培文的父母第一次走进孩子的工作单位——浙江辛子精工。 耿培文显得有些激动,他拉着爸妈的手,给他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产品,幸福之情羡煞旁人。“特大”总经理李工得知培文的父母从青海远道而来后,立即下楼来与培文的父母握手问好,合影留念。他说,培文是个优秀上进的孩子,叫父母放心。 和耿培文的父母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优秀员工父母也应邀走进辛子,参观子女的工作现场,与公司高层面对面沟通,出席晚会成为“座上宾”,接受掌声、鲜花与祝福。 这是一个约定 每年的元旦晚会,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品牌活动;每年的员工评优,则是公司的一项传统活动。谁能当选优秀员工,由工作业绩与综合素质说了算。 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员工,一个优秀员工离不开家属的支持。父母之恩重如山。企业感谢员工的付出,理当感恩其家属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所以,每年邀请优秀员工的父母来企参加元旦晚会,便成了一个与员工之间重要而幸福的约定。 像朋似友恰亲人 会议室里,公司董事长与党委书记等高层领导,与员工父母们面对面坐着,彼此敞开心扉坦诚交流。我们的员工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也非常朴实,问了很多和自己孩子切身相关的问题,公司领导一一解惑。看似短暂的情感交集,却能感知父母们对企业的信任。 美普兰员工卢鹤的姥姥,今年70多岁了,卢鹤是她从小带大的,所以这次她不顾舟车劳顿之苦,毅然要来看看孙儿,她说:看到自己的孙儿工作能得到领导的肯定,我这当姥姥的这趟可算没有白来。 是啊,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就像眼前的这杯茶水,原本浮在水面的绿叶已经沉入水底,似有功成身退之意。茶叶将自己最辉煌的精华献给了水,换得一杯醇香。多少父母将自己最美好的人生用来培养子女,为他们奉献,毫无怨言。如今,他们的子女来到了企业,企业当接起这根人才培养的接力棒,在“辛子”的家文化中延续父母的爱。 这样的企业,我们放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他们身边的。以创轴承员工杨坤的母亲说:平常想儿子却又看不见摸不着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可是一想到儿子要在大城市大企业工作和发展的梦想时,她又无数遍打电话鼓励儿子,默默地给予支持。 “今天实实在在看到了孩子的工作单位,看到了企业的高层领导,看到了员工公寓,也吃到了食堂的工作餐,心里踏实了,把孩子交给这样的企业,我们很放心。”石渔涧员工何洋的父亲道出了父母们心底最真实的感受。邀请父母参观企业,了解企业,为的就是让他们了解子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工作不再只是从电话里听来的那般“抽象”。 这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激励 邀请优秀员工的父母来企业,是回报员工的一种福利。父母们往返湖州的车旅费、住宿费等,均由公司全额埋单。 看到同事的父母来了,对于这个“大家庭”中的大部分家人来说,这更是一种激励。“明年,我也一定要把自己的父母接来,牵着他们的手,给他们展示由我操作的先进设备。”员工小刘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向优秀看齐,提高自己。 父母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任满头青丝染成白发,任岁月压弯了脊梁,却依然不肯停歇对我们爱的牵挂和念叨。做子女的,我们唯有努力工作,积极上进,通过实现自己的梦想,报得父母三春晖。(本报记着 金淑芬)
|